商标监测服务的介绍
服务依据
根据《商标法》第三十三条规定:“对初步审定公告的商标,自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,在先权利人、利害关系人认为违反本法第十三条第二款和第三款、第十五条、第十六条第一款、第三十条、第三十一条、第三十二条规定的,或者任何人认为违反本法第四条、第十条、第十一条、第十二条、第十九条第四款规定的,可以向商标局提出异议。“
根据《商标法》第三十五条规定:“对初步审定公告的商标提出异议的,商标局应当听取异议人和被异议人陈述事实和理由,经调查核实后,自公告期满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做出是否准予注册的决定,并书面通知异议人和被异议人。”
依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公告发布机制及商标数据库更新规则,结合《商标法实施条例》中关于商标异议、无效宣告等程序的时限要求,为监测服务提供合规性与时效性支撑。
服务描述
针对企业或个人商标注册后需防范近似侵权、监控市场动态、维护商标权益的需求,适用于商标权人委托专业机构对商标注册、使用及市场情况进行持续跟踪监测的服务。商标监测服务是指通过专业工具与人工审核结合的方式,对商标局公告的初步审定商标、已注册商标,以及市场上的商标使用行为进行监测,及时发现与委托人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动态、侵权线索,并出具监测报告及应对建议的专业服务。该服务旨在帮助委托人提前规避商标冲突风险,及时制止侵权行为,保障商标专用权的稳定与市场品牌价值。
主要服务类型
主要流程
需求确认→定制监测方案→签订服务合同→支付服务费用→启动监测→定期生成报告→异常情况预警→提供应对建议→持续监测维护
服务周期与用时
服务周期为年度服务及长期定制服务,委托人可根据需求选择。监测数据实时更新,常规监测报告每月出具1次;发现异常情况(如近似商标公告、侵权线索)后,2个工作日内出具预警快报。
服务费用
选择几种监测服务类型和监测数量决定费用多少
费用包含监测系统使用、人工审核、报告生成、预警通知及基础应对咨询服务,不含后续异议、无效宣告等法律程序代理费用。
客户如何配合
需监测的商标信息(商标注册号、商标图样、核定使用商品/服务类别及项目)
商标权人身份证明文件或主体资格证明文件(企业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,个人提供身份证复印件)
明确监测需求(如重点监测类别、关注的竞争对手名单、核心市场区域等)
配合确认监测方案,及时反馈对监测报告的疑问及后续应对需求
国章提供商标监测服务的流程
- 明确监测的具体对象、内容和范围、服务周期
- 签订代理合同
- 客户付款
- 国章启动服务项目
- 服务流程实施和汇报
- 服务期满服务停止
- 总结
商标监测的注意事项
监测范围需明确界定,全类监测可最大程度防范跨类别侵权风险,但费用高于指定类别监测,建议结合企业业务范围及品牌战略选择
预警信息需及时响应,如针对初步审定的近似商标,异议期限仅为公告之日起三个月,逾期将丧失异议权利
市场侵权监测结果需结合法律要件判断,监测报告中的侵权线索需进一步收集公证证据后,方可启动维权程序
服务周期届满前15日,需确认是否续费延续监测,避免因服务中断导致风险遗漏
商标信息发生变更(如注册人名义、核定商品调整)后,需及时告知监测机构更新监测数据,确保监测准确性
商标监测的相关知识
监测报告核心内容包括:
监测周期及范围说明
近似商标详情(商标图样、申请人、申请号、指定类别、公告期号等)
商标状态变动记录(如续展提醒、变更核准、程序进展等)
侵权线索汇总(侵权平台/渠道、侵权商品信息、截图证据等)
风险等级评估(低/中/高风险)及应对建议
